佳影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10984|回复: 9

[教学] 【教学】Canon玩家必读!(强烈推荐)

[复制链接]
ipotato218 发表于 2009-12-1 20:44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ipotato218 于 2009-12-2 01:02 编辑

资料时效性:更新至2009年12月!


Content:

1. 感光元件
2. 镜头
3. 测光系统
4. 对焦系统
5. 内部核心
6. 影像处理流程
7. 操作与功能
8. 配件
9. 等级分类及机身进化表
10. 镜头与IS历代表
11. 配备非球面, UD, 萤石的镜头
12. Canon用家好评镜头

1. 感光元件
用家步入DSLR(Digital Single-Lens Reflex Camera)的其中一个原因, 应该是DSLR拥有大型的感光元件吧!!
感光元件的功能和以往的菲林相似, 都是把影像纪录下来,
不过储存媒介就不是感光元件本身了, 感光元件只是接收讯号的一项工具,
记忆卡就肩负起储存的责任, 那麽DSLR和DC(Digital Compact Camera)的感光元件有什麽分别呢?

Canon DSLR所用的感光元件:
1. FF (全片幅, Full Frame) - 36mm x 24mm (1Ds series, 5D series)
2. APS-H - 28.7mm × 19.11mm (1D series)
3. APS-C - 22.2mm × 14.9mm (1000D, 300D-500D, 10D-50D, 7D, D30, D60)

Canon DC所用的感光元件:
1. 1/2.3”-1/2.5” (IXUS series, PowerShot SX, S, A, D series)
2. 1/1.7” (PowerShot G, Pro series)

相对DC而言, DSLR的感光元件面积大许多
基本上面积愈大, 可容纳的像素就可以愈多,
但像素增加的时候同时也会令密度增加, 一粒像素与另一粒像素之间的距离(像素间距)就会愈近,
出现讯号互相干扰的情况亦会增加, 使照片出现杂讯(noise)和颗粒, 画质变得粗糙,
所以面积愈大, 像素间距就可以较大, 互相干扰的情况亦可以减少, 照片出现杂讯(noise)和颗粒的机会当然亦较少,
画质较为纯淨, 所以FF的其中一项尊贵之处就是低杂讯的影像了


    * APS-H 面积只有FF 面积的63.45% (1D series)
    * APS-C 面积只有FF 面积的44.44% (1000D, 300D-500D, 10D-50D, 7D, D30, D60)


由此可见, FF的面积与另外两款感光元件的面积有很大差距


感光元件的种类

1. CCD – 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藕合元件
传统DC所採用的感光元件, 透过电荷接收光线的反应, 把光线讯号转化成影像,
由于需要高压电流驱动, 所以耗电量亦较大, 产生的热量也较多. Canon现时只有DC採用CCD感光元件.

2. CMOS – Complement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
十分流行的感光元件, 是半导体的一种. 由于电压较少, 所以有低耗电的优点.
Canon一直致力发展CMOS, 大部分EOS DSLR都是採用CMOS感光元件.

焦距转换
由于APS-C / APS-H 感光元件的面积比FF少, 只会接收镜头最后一块镜片的中央光线, 从而产生"焦距增长"的现象,
一般镜头标示的焦距都是以135mm(FF)的焦距作为标准, 所以APS-C / APS-H 机身必需利用焦距转换系数计算相对的焦距(实际焦距不变),

公式:
APS-C 机身: 镜头标示mm x 1.6 = 相对焦距 < 只适用于Canon !!
APS-H 机身: 镜头标示mm x 1.3 = 相对焦距
FF 机身: 镜头标示mm x 1.0 = 相对焦距 (没有任何转换)

formats.gif

ps_formats.gif

那麽焦距转换是好还是坏呢?
在广角端(即细mm), 焦距转换令相对焦距增加, 使镜头广角端不足 (即唔够wide)
在望远端(即大mm), 焦距转换令相对焦距增加, 对远摄十分有利
同时, APS-C/APS-H 感光元件只会接收镜头最后一块镜片的中央光线, 镜头边缘的光线不会在APS-C/APS-H 感光元件上成像,
而镜头边缘的成像通常较差, 所以APS-C/APS-H 机身拍的相片边缘通常有较好的质素, 失光问题亦较轻微 (在理论而言)
但喜欢广角镜的朋友, 焦距转换令他们十分头痛, 因此没有任何焦距转换的FF机身能发挥广角镜应有的视野

无缝隙微透镜设计
Canon CMOS的新设计, 应用在7D, 50D和500D的感光元件上, CMOS的集光能力比以往更高, 杂讯量大幅减少


2. 镜头
买一支镜头必须先了解镜头的特性和功能, 也要知道它们的焦距和光圈等资料

在此先举一例:
EF-S 15-85mm f/3.5-5.6 IS USM
首先, EF-S是镜头的种类; 15-85是镜头焦距, 15即是广角端焦距, 85即是望远端焦距,
广角端mm愈少就代表愈wide, 望远端mm愈大就代表可摄距离愈远;
f/代表光圈值, 之后的3.5就是15mm时的最大光圈值, 5.6就是85mm时的最大光圈值,
IS即是有防震功能,  USM即是有超声波马达

再举一例:
EF 16-35mmf/2.8L II USM

EF是镜头的种类; 16-35是镜头焦距, 16即是广角端, 35即是望远端; f/代表光圈, 之后的2.8就是光圈值,
由于此镜属于恆定光圈, 所以任何mm都使用f/2.8光圈,
L代表这是高级镜头, USM即是有超声波马达。

镜头焦距对比

请点击这里 - Focal Length Comparison

名词缩写解释:

非球面镜片=可以做到一般球面镜无法做到的将平行光线收纳于一点上的镜片,可以减少影像变形(桶形与枕形变形)、令镜头体积减小等优点。

移轴镜=CANON的移轴镜係TS-E镜,呢种镜头在影如建筑物时,可以修正由高低的差异而造成的变形。

增距镜=接驳后可增加镜头的焦距,但光圈亦会因此而缩小,一般的增距倍率为1.4X, 1.7X, 2X, 3X,当中以1.4X及2X最常用。

点测光=测光的范围以相机视窗中央5%以下为准则,令摄影师可以更好掌握想要的曝光程度。

EF=CANON 全幅镜头的型号。

USM=CANON的超声波对焦马达,又分为微形及环形USM。

Tele=指远摄镜头或镜头的远摄端。

Mount=接口。

MTF=光学质素图表,可作为一支镜头光学表现的参考数值。
*教你如何解读MTF图:点这里

RAW=相片未经后期压缩的原始档,所以比一般使用的JPEG档具备更大的后製空间。

Tiff=相片格式的一种,好处是后製空间比JPEG大,但容量惊人(比RAW档大三至四倍)。

CPL=环形偏光镜。

ND=减光镜,一般的係ND2, ND4, ND8.

MARCO=微距镜、近摄镜。

z镜=该指PANTEX的顶级ZX镜头。

TS镜=移轴镜。

EX镜=SIGMA的顶级镜头。

T*=蔡司的顶级镜头。

DX=指NIKON的aps-c数码镜头。

AF-S=NIKON的超声波自动变焦镜头。

IF-ED=NIKON的内对焦-具低色散镜片的镜头。

DG=镜头经针对镜码相机而作出优化处理的镜片。

Softfocus=柔焦。

EF-S=CANON用在APS-C面积感光元件上的镜头。

Notes:
若果mm只有一个数值, 即是定焦镜, 不能变焦(zoom)

    * 若果f/后只有一个数值, 即是镜头有恆定光圈, 在任何mm都可以有相同的最大光圈值, 定焦镜则只必定有恆定光圈


DSLR -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ction 数码单镜反光相机
备有反光镜、副反光镜、棱镜、独立对焦系统等,
有高影像处理速度和优质的影像

360px-SLR_cross_section.svg.png

1. 镜头
2. 反光板
3. 焦平面
4. 菲林或感光元件
5. 磨砂取景屏
6. 凸透镜
7. 五稜镜
8. 取景器

EF – Canon EOS 镜头接环
Canon的接环系统, 于1987年面世, 取代了以往的FD接环,
当时研发此接环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全电子化, 令所有用家都能享受电子化的各种好处,
例如全自动光圈控制, 全自动曝光系统等, 适用于所有EOS机身

EF-S - Canon EOS APS-C 感光元件机身专用镜头
EF接环系统的其中一员, 于2003年面世, 专为APS-C 感光元件的DSLR设计,
特点是採用短后对焦(Short Back Focus)技术, 它的成像圈(Image Circle)较小
只适用于EOS 20D, 20Da, 30D, 40D, 50D, 7D, 300D, 350D, 400D, 450D, 500D, 1000D

TS-E – Canon Tilt-Shift 移轴镜头
EF接环系统的其中一员, 于1991年面世, 属于特殊镜头类别, 移轴镜头可修正光轴偏移问题和创造极浅景深,
Canon TS-E移轴镜头系列的特别之处是拥有AE(Auto Exposure)自动曝光功能,
这是由EF全电子化接环系统所赐的优点, 但仍需要手动对焦
TS-E系列: TS-E 17mm f/4L, TS-E 24mm f/3.5L II, TS-E 45mm f/2.8, TS-E 90mm f/2.8

MP-E – Canon 高放大率微距镜头
EF接环系统的其中一员, 属于特殊镜头类别, 相比一般Macro镜头, MP-E镜头有高放大率的优点, 最高可放大至5倍(1-5X),
只能配合EOS 1Ds Series提供AE自动曝光功能, 其他机身没有此功能, 而且镜头只有手动对焦

IS - Image Stabilizer 光学防震系统, 影像稳定器
由震动侦测迴转感应器及浮动修正镜片组件构成,
震动侦测迴转感应器以0.5Hz-2000Hz的频率收集位置数据, 当对焦时位置数据会在镜头CPU处理,
之后会发出讯号让浮动修正镜片组件自动补偿震动, 补偿因手震而导致的光轴偏移,
Canon EOS系统採用镜身防震, 现时最高防震补偿级数为5级

另外, Canon有两款IS装置, 一款是传统结构, 一款是微型结构,
后者应用于EF-S 18-55mm f/3.5-5.6 IS及 EF-S 55-250mm f/4-5.6 IS,
结构是以IXUS,PowerShot DC的IS结构作基础, 设计比较简单, 但仍有4级防震补偿级数

Image_Stabilizer.jpg
*EF-S 18-55mm F3.5-5.6 IS 的 IS 组件

Hybrid IS - 溷合型影像稳定技术
这项技术为全球首套可同时补偿倾斜式相机震动 (angular camera shake) 和平移式相机震动 (shift camera shake) 的光学影像稳定技术

IS Mode
大部分长焦的EF Lens都会有IS Mode选择键, Mode1和Mode2的分别:
Mode1: 修正全方位震动
Mode2: 仅修正上下方向的震动

EMD – Electro Magnetic Diaphragm 电磁光圈
利用EF全电子接环的优势, 把步进马达和光圈叶片结合起来, 使机身可发出电子讯号以控制光圈

USM – Ultra Sonic Motor 超声波马达
利用两组不同相位的交流电压及压电陶瓷, 令固定环以30000Hz震动, 再以行波方式转动旋转环, 以进行自动对焦.
超声波马达的优点是快速, 准确和无声, 另外, USM分为微形(Micro)及环形(Ring-type),
前者的成本较低, 但不支援全时手动对焦

FTM – Full-Time Manual Focusing 全时手动对焦
这是建基于超声波马达的特殊结构,所以只有採用超声波马达的镜头才拥有此功能,可在完成自动对焦后,自由调节焦点,
即使在AF模式下仍能手动对焦,可说是半自动对焦, 但微形超声波马达不能进行FTM (EF 50mm f/1.4 USM例外)

AFD – Arc From Drive 弧型驱动马达
早期EF镜头的对焦马达, 速度较慢和对焦声音较响亮

L - Luxury 尊贵
这是Canon高级镜头的标志,有一条红色线圈附在镜身,质素比一般镜头好,
只会在EF镜头出现,是所有Canon人梦寐以求的目标

DO - Diffractive Optics 多层衍射光学技术
这是Canon自行研发的光学技术, 有一条绿色线圈附在镜身,
以物理学上的衍射现象和相长相消干涉作为消除色散的方法,研发此技术的目的在于减轻镜身重量之馀维持镜头成像质量,
但近年已再没有全新DO镜头发表,现时只有两支DO镜头: EF 70-300mm f/4.5-5.6DO IS USM和EF 400mm f/4 DO IS USM

UD - Ultra low Dispersion (萤石, UD镜片, Super UD镜片)
萤石为Canon率先採用的抵消色散物料,常用于长焦距镜头之中,
但天然萤石的数量是很少的, 故此氟化钙(CaF2)替代了天然的萤石,
而UD镜片则是超低色散镜片,是独立研发取代萤石以减低成本的镜片,
Super UD镜片就是强化了的UD镜片

官方表示:
1片萤石镜片 = 2片UD镜片 = 1片Super UD镜片
另外, 萤石其实是有缺点的, 它的耐热性较一般镜片差, 会导致变形
所以Canon用上萤石的长焦镜,都用上白色镜身涂层, 减少黑色镜身因辐射吸收过量热能的情况

Aspherical Lens - 非球面镜片
特殊镜片, 可将平行光线投射于一点上的镜片,
非球面镜片的优点是低色散,能改善桶形变形、枕形变形, 同时令镜头体积减少
Canon的非球面镜片分为以下4类
1.高精度研磨非球面镜片
2.複合式非球面镜片
3.玻璃模组非球面镜片
4.塑胶模组非球面镜片

SWC - 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
令镜头即使不支援使用遮光罩, 亦可大幅减少光线入射角度较大时的鬼影及眩光问题

*关于非球面、萤石、UD镜片的详细资料及原理,
点这里
*一部短片,介绍EF Lens Technology,值得一看:



3. 测光系统
Canon的测光系统中, 有4个测光模式, 权衡式测光,局部测光,中央偏重平均测光和重点测光, 为相机提供资讯调整曝光值

> 权衡式测光 – 测光系统把取景中的画面分成几十个区域, 再衡量每个区域的进光量,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经过综合区域运算下取其合适的曝光值, 是一般用家常用的模式
> 局部测光 – 同样以区域式测光, 但选取画面中央8 %-13.5%的中央区域
> 中央偏重平均测光 – 和局部测光一样, 选取画面的中央区域, 但画面其馀的部份仍会运算, 使相片的各部分曝光平均
> 重点测光 - 选取画面中央2.4%-3.8%的中央区域

基本上, 由5D MarkII 至1000D, 测光系统是TTL 35区;
7D则使用类近1D和1Ds系列的TTL 63区, 不过加入了iFCL支援;
而1D和1Ds系列, 测光系统是TTL 63区;
注意, 300D-400D, 1000D并没有重点测光

4. 对焦系统
Canon的对焦系统中,有3个对焦模式, One Shot, AI Servo和AI Focus, 传送对焦距离资讯予镜头以进行精确对焦

One Shot - 单次对焦
基本日常用的对焦模式, 对焦系统会自动判断对焦位置,
当半按快门/AF-ON后, 无论如何改变构图焦点都不会改变

AI Servo -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
追焦用的对焦模式, 对体育摄影、雀鸟摄影十分重要,
当半按快门/AF-ON后,若改变构图, 相机会自动寻找焦点,不断改变焦点

AI Focus - 人工智能伺服对焦
全能对焦模式,相机会自行判断主体, 合适情况下会自动切换是否追焦

9点自动对焦系统是EOS系列的重心, 500D, 50D和5D MarkII都是採用9点自动对焦系统,但3者有明显分别
在2009年, Canon终于更新了自动对焦系统让7D使用, 由9点大幅提升至19点


    * 500D - 9点自动对焦系统 (中央十字型,中央f/2.8感应器)
    * 50D - 9点自动对焦系统 (9点全部十字型, 中央f/2.8感应器)
    * 7D - 19点自动对焦系统 (19点全部十字型, 中央f/2.8感应器)
    * 5DMarkII - 9点自动对焦系统(另外中央6点隐藏辅助, 其中四点为f/5.6感应器, 两点为f/2.8感应器, 用户不能选择此6点)


另外, 1Ds和1D系列採用45点自动对焦系统, 1000D则採用7点自动对焦系统

5. 内部核心
所有EOS DSLR都有一个共通点, 就是拥有DIGIC处理器, 它是相机处理讯号的重要元件,
另外缓存系统(RAM)亦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, 加速整个系统的作业流程

DIGIC - Digital Imaging Core
作为Canon的专用影像处理器, 以前是EOS系统的卖点,
现时EOS系统正逐步使用DIGIC 4, 500D, 50D, 5D2已经开始使用,
7D更使用了双核心DIGIC 4, 以应付高清短片的处理需求
而1D MarkIII, 1Ds MarkIII则仍是双核心DIGIC III
新推出的1D MarkIV 为双DIGIC 4处理器.


    * DIGIC – 在EOS 10D上使用, 其后陆续在其他Canon DC上使用
    * DIGIC II - 单晶片设计, 开机时间和对焦速度加快, 缓存系统亦有所提升
    * DIGIC III – 新增面部识别与面部优先对焦、曝光, 自动场景识别
    * DIGIC 4 - 更快的图像处理速度, 增强高感光度下的杂讯控制, 支援14bit RAW和高清摄录


另外, DIGIC系列中, 有Legria摄录机专用的DIGIC DV系列

ICS - Integrated Cleaning System 综合除尘系统
此系统包含4种除尘方法
1.快门特殊设计 - 以特殊物料製造快门以减少尘埃积聚
2.防尘滤镜及氟涂膜 - 阻挡黏性尘埃依附CMOS表面
3.影像感应器自动清洁装置 - 以超声波震动影像感应器前端的滤镜, 使尘埃震落
4.利用DPP - 纪录尘埃位置让相机辨识尘埃, 同时在相机进行后製


6. 影像处理流程
光线 > 镜头 > 感光元件(CCD/CMOS) > A/D Convertor(模拟/数码转换器) > 处理器(DIGIC) > 缓存系统(RAM) > 记忆卡(SD, SDHC, CF)

7. 操作与功能


RAW, mRAW, sRAW, CR2
RAW(CR2)其实是一种格式文件, 没有经过任何机身后製处理的原始档桉, 正如一片未冲晒的菲林, 只记录了CMOS接收到的讯号而没有调整影像,
所以后製的空间非常大, 色温/饱和度/对比等完全不会影响RAW(CR2)档的特性, 而RAW(CR2)档必需由特定编修软件打开,一般看图软件是无法读取的
由于RAW(CR2)只能以最大的像素记录CMOS讯号, 因此档桉体积非常大, 为减少佔用空间, 因而衍生出mRAW和sRAW,
它和一般的RAW(CR2)没有分别, 并非经过压缩, 只是记录的像素较少
特别要说的是Canon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(DPP)软件可以在RAW(CR2)档中修正原厂镜头失光、变型等问题, 十分有用

Picture Style 相片风格
控制机身后製处理的设定, 色调/对比度/饱和度等元素都是相片风格构成的一部分, 不要看轻Picture Style, 它可以调整出千变万化的风格(事实上它的作用远远大于你的想象

*官方5种Picture Style 风格下载:
http://www.canon.com.cn/front/product/PStyle/file/index.html

*机身设置风格的方法:
http://www.canon.com.cn/front/product/PStyle/file/eos-utillty02.html

*RAW格式图片在DPP种的调用照片风格的方法
http://www.canon.com.cn/front/product/PStyle/file/digital-photo03.html

*官方增加的两种人像风格(Studio Portrait、Snapshoot Portrait)
http://web.canon.jp/imaging/picturestyle/file/studio-portrait.html
http://web.canon.jp/imaging/picturestyle/file/snapshot-portrait.html

*网络上流传的26种照片风格
Picture Style.rar (21.25 KB, 下载次数: 3587)

LiveView 即时显示模式 (LV)
经历好几年发展, LiveView已经在DSLR界中扎根, 现时新推出的EOS DSLR都配备LiveView,
而Canon 的LiveView操作方法较特别, 不能利用半按快门键作AF


    * 1000D, 500D: 按下set键进入LV, 按*进行AF, 按快门键释放快门
    * 50D, 5D MarkII, 1D MarkIV: 按下set键进入LV, 按AF-ON进行AF, 按快门键释放快门
    * 7D: 直接按下即时显示拍摄/短片拍摄专用按钮


另外, Canon 的LiveView AF操作分为两种:

    * 快速模式(Quick Mode) – 对焦时反光镜会降下, 让光线能从副反光镜进入对焦模组, 提供快速对焦, 但画面会有一段时间变黑
    * 即时模式(Live Mode) – 利用传统DC的对比度自动对焦, 画面在对焦时不会变黑, 但速度较慢

提供此功能的机身:所有最新机身


DSLR录影
自从对家Nikon发表有录影功能的D90后,一众Fans即期待Canon会否推出录影功能的DSLR, 当时热爆摄影界的5D MarkII就成为大家引颈以待的目标
结果, 5D MarkII加入了录影功能, 而且规格比D90更吸引, FF的浅景深优势更把D90打倒.
客观而言, Canon自家拥有摄录技术多年, 这方面当然技胜一筹了

现时EOS系列中7D, 500D, 5D MarkII 以及1D Mark IV有录影功能, 四者都可拍摄1080P影片, 但500D拍摄1080P影片时只有20fps, 5D2则有30fps,
而7D与1D MK4则可随拍摄影片时的解像度而决定帧率:
1920 x 1080 (29.97, 25, 23.976 fps)
1280 x 720 (59.94, 50 fps)
640 x 480 (59.94, 50 fps)
若500D拍摄30fps的影片, 必需把解像度下降至720P, 而且需要Class 6的SD/SDHC才可进行录影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 近月Canon提供更新firmware, 令5D MarkII录影时可手动操作曝光

提供此功能的机身:500D, 7D, 5D MarkII, 1D MarkIV

Peripheral Illumination Correction 周边亮度修正
暗角/失光的出现是先天性的, 这是由于镜头是圆形而感光元件是长方形的, 影像边缘的受光量一般较中央少, 形成暗角/失光问题.
周边亮度修正功能正好可以解决问题, 透过增加影像边缘的光度, 修正边缘的失光, 使照片的各部分都可以得到充足而平均的光度.
但要注意, 此功能和平均测光是两回事, 完全没有任何关係.
提供此功能的机身:500D, 50D, 7D, 5D MarkII, 1D MarkIV

Auto Lighting Optimizer 自动亮度优化设定
自动在拍摄时修正影像的光度及反差, 在背光,低反差的环境能充分发挥功能
提供此功能的机身:1000D, 500D, 50D, 7D, 5D MarkII, 1D MarkIV

Highlight Tone Priority 高光优先模式
高动态范围是DSLR先天的优势, 但日常应用中却未必完全应付到高对比的环境,
相机有更广的曝光值(EV)才能把高对比环境的光暗位置清楚呈现出来, 这就是宽容度.
此功能可以提供更高宽容度, 令相片高光部分的层次更明显, 避免相片某部分出现一片死白而什麽都看不到
提供此功能的机身:500D, 50D, 7D, 5D MarkII, 1D MarkIV

AF Micro adjustment 自动对焦微调功能
可能官方都意识到Canon镜头走焦的问题有多严重, 所以特别从1D及1Ds系列下放此功能,
让50D和5D MarkII的用家能调整镜头的焦点, 减少走焦情况
提供此功能的机身:500D, 50D, 7D, 5D MarkII, 1D MarkIII, 1Ds MarkIII, 1D MarkIV

8. 配件

外置闪光灯
有人会认为机身上的内置闪光灯已足够日常应用, 为何有外置闪光灯呢? “你说得一点也没错”,
内置闪光灯只足够日常应用, 对于较高要求的用家或专业摄影师, 内置闪光灯是不足以应付的, 原因有以下:
1. GN值不足
2. 光度调整范围少
3. 不能使用跳灯(打Bounce)
4. 不能离机
所以外置闪光灯的功能才可满足他们的需要

GN值 (Guide Number)
闪光灯的火力就是由GN值来判断, GN值愈高代表火力愈强, 照射的距离相对愈远, 而GN值亦和光圈值, ISO有所关连, 公式如下:


    * 闪光灯GN值 = 闪光灯照射距离 x 光圈值
    * 当ISO增加两级时, 照射距离亦增加一倍


所有闪光灯都会标明在特定ISO下的GN值, 以方便计算

闪光模式
闪光灯本身也有几种模式供用家弹性地调校火力, 分别有TTL Mode, M Mode, A Mode,
Canon有自家的TTL技术, 命名为E-TTL, 现时已发展至E-TTL II, 但要注意E-TTL II并未完全支援所有镜头, 需自行查询相容性
TTL Mode – 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简称, 意思即是闪光灯会根据由穿过镜头至感光元件的光线, 判断闪光时的亮度, 一般较常用
M Mode – 全手动模式, 可自行调整亮度
A Mode - 全自动模式, 但相机本身仍可使用手动模式(即闪灯AMode, 相机 MMode)

原厂闪光灯
Speedlite 580EX II, Speedlite 430EX II, Speedlite 270EX

快门线/摇控器
在拍摄夜景的时候, 我们会把相机放在脚架上固定, 当按下快门键时, 按下时会有些微震盪, 令相片出现模煳,
因此可离机操作的快门线/摇控器可避免这些震盪, 同时快门的lock键可令相机长时间曝光超过30s,
因为使用Bulb快门时需要长按快门键, 快门线/摇控器可减少按快门键的疲劳, 我们不可能长按快门键5分钟吧

遮光罩
虽然现今的镜头镀膜技术十分成熟, 眩光和鬼影的出现已大大减少, 但这上情况仍是无可避免的, 装上遮光罩是比较传统的方法,
遮光罩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方向,一些由不正确方向进入镜头的光线会被阻隔, 避免眩光和鬼影的出现
由于每一技镜头的特性不一, 所以遮光罩设计亦不尽相同. 通常L镜所附的遮光罩内部含有植毛, 植毛可吸收部分光线及改善镜头的光学表现

记忆卡
EOS系统中只支援SD和CF两种储存媒体, 而每部机身支援的种类也不相同
SD – Secure Digital – 1000D, 500D, 1D MarkIII, 1Ds MarkIII, 1D MarkIV
CF – Compact Flash – 50D, 7D, 5D MarkII, 1D MarkIII, 1Ds MarkIII,1D MarkIV
以前CF的写入/读取速度远超SD, 但现今两者的分别已经不大了, 加上为了迎合一众由DC升上DSLR的入门用家,
所以入门机身都已改为使用SD, 相信两者皆会在EOS系统中并存

9.等级分类及机身进化表
这是根据用家们大致认为的分类, 实际官方并没有订出明确标准
超入门级(APS-C): 1000D
入门级(APS-C): 300D > 350D > 400D > 450D > 500D
中阶级(APS-C): D30 > D60 > 10D > 20D> 30D > 40D > 50D > 7D
中阶级(FF): 5D > 5D MarkII
高阶级(APS-H): 1D > 1D MarkII > 1D MarkII N > 1D MarkIII > 1D MarkIV
高阶级(FF): 1Ds > 1Ds MarkII > 1Ds MarkIII

*佳能博物馆,点这里浏览.

10.镜头与IS历代表
第1代IS – 2级防震, 没有脚架检测功能
第2代IS - 2级防震, 有脚架检测功能
第3代IS - 3级防震, 有脚架检测功能
第4代IS - 4级防震, 有脚架检测功能

第1代IS 镜头列表
1. EF 75-300mm f/4-5.6 IS USM
2. EF 300mm f/4L IS USM
3. EF 100-400mm f/4.5-5.6L IS USM
4. EF 28-135mm f/3.5-5.6 IS USM

第2代IS 镜头列表
1. EF 300mm f/2.8L IS USM
2. EF 400mm f/2.8L IS USM
3. EF 400mm f/4 DO IS USM
4. EF 500mm f/4L IS USM
5. EF 600mm f/4L IS USM

第3代IS 镜头列表
1. EF 70-200mm f/2.8L IS USM
2. EF 70-300mm f/4.5-5.6 DO IS USM
3. EF 28-300mm f/3.5-5.6L IS USM
4. EF-S 17-85mm f/4-5.6 IS USM
5. EF 24-105mm f/4L IS USM
6. EF 70-300mm f/4-5.6 IS USM
7. EF-S 17-55mm f/2.8 IS USM

第4代IS 镜头列表
1. EF 70-200mm f/4L IS USM
2. EF-S 18-55mm f/3.5-5.6 IS (备有自动侦测Mode1/Mode2功能)
3. EF-S 55-250mm f/4-5.6 IS (备有自动侦测Mode1/Mode2功能)
4. EF-S 18-135mm f3.5-5.6 IS (备有自动侦测Mode1/Mode2功能)
5. EF-S 15-85mm f/3.5-5.6 IS USM (备有自动侦测Mode1/Mode2功能)

第5代IS 镜头列表
1. EF 200mm f/2L IS USM

Hybrid IS 镜头列表
1. EF 100mm f/2.8L Macro IS USM

11.配有非球面, UD, 萤石的镜头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型号非球面  UD
  萤石
EF14mm f/2.8L USM&#8226;
EF24mm f/1.4L USM&#8226;&#8226;
EF35mm f/1.4L USM&#8226;
EF50mm f/1.0L USM&#8226;
EF50mm f/1.2L USM&#8226;
EF85mm f/1.2L USM&#8226;
EF85mm f/1.2L II USM&#8226;
EF135mm f/2L USM &#8226;
EF200mm f/1.8L USM
&#8226;
EF200mm f/2.8L USM &#8226;
EF200mm f/2.8L II USM &#8226;
EF300mm f/2.8L USM &#8226;&#8226;
EF300mm f/2.8L IS USM &#8226;&#8226;
EF300mm f/4L USM &#8226;
EF300mm f/4L IS USM &#8226;
EF400mm f/2.8L USM &#8226;
EF400mm f/2.8L II USM &#8226;&#8226;
EF400mm f/2.8L IS USM &#8226;&#8226;
EF400mm f/5.6L USM &#8226;
EF500mm f/4.5L USM &#8226;&#8226;
EF500mm f/4L IS USM &#8226;&#8226;
EF600mm f/4L USM &#8226;&#8226;
EF600mm f/4L IS USM &#8226;&#8226;
EF1200mm f/5.6L USM &#8226;
EF180mm f/3.5L Macro USM &#8226;
TS-E24mm f/3.5L&#8226;
EF16-35mm f/2.8L USM&#8226;&#8226;
EF17-35mm f/2.8L USM&#8226;
EF17-40mm f/4L USM&#8226;&#8226;
EF20-35mm f/2.8L&#8226;
EF24-70mm f/2.8L USM&#8226;&#8226;
EF24-105mm f/4L IS USM&#8226;&#8226;
EF28-70mm f/2.8L USM&#8226;
EF28-80mm f/2.8-4L USM&#8226;
EF70-200mm f/2.8L USM &#8226;
EF70-200mm f/2.8L IS USM &#8226;
EF70-200mm f/4L USM &#8226;&#8226;
EF70-200mm f/4L IS USM &#8226;&#8226;
EF28-300mm f/3.5-5.6L IS USM&#8226;&#8226;
EF35-350mm f/3.5-5.6L USM &#8226;
EF50-200mm f/3.5-4.5L &#8226;
EF80-200mm f/2.8L &#8226;
EF100-300mm f/5.6L &#8226;&#8226;
EF100-400mm f/4.5-5.6L IS USM &#8226;&#8226;
*来自CPN

12. Canon用家好评镜头


好评
1. EF 50mm F1.8 - 最平定焦镜头, 性价比极高
2. EF 24-105 F4L IS USM - 全开光圈仍十分锐利, 发色较浓
3. EF 70-200 F4L IS USM - 有"小小白IS"称号, 备受Canon用家追捧
4. EF-S 55-250 F4.5-5.6 IS - L级质素的EF-S镜头, budget较少的用家必买
5. EF-S 17-55 F2.8 IS USM - L级质素的EF-S镜头, EF-S唯一F2.8镜头
6. EF-S 10-22 F3.5-4.5 USM - L级质素的EF-S镜头, 超广角焦距令一众用家嚮往
7. EF 17-40 F4L USM - 最平L级镜头, 有用家认为此镜的变形控制较16-35更出色
8. EF 100mm F2.8 Macro USM - 俗称"百微",备受Canon用家追捧
9. EF 35mm F1.4L USM - 一直以来以高锐利度及极佳成像见称
10. EF 135mm F2L USM - 有高锐利度及极佳成像, 配上全片幅机身成像优异



下面附上关于EF lens 更加详尽、完整、专业的材料,向您揭开EF Lens所有的秘密(来自Canon USA官网)
EF_Lens_Work_Book_9_EN.pdf (2.11 MB, 下载次数: 617)
EF_Lens_Work_Book_10_EN.pdf (872.48 KB, 下载次数: 2494)

评分

参与人数 3铜币 +32 银币 +5 收起 理由
50d + 20 + 3 深入学习
色迷心窍 + 12
bestphoto + 2

查看全部评分

bestphoto 发表于 2009-12-1 21:24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!
 楼主| ipotato218 发表于 2009-12-1 21:31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!
bestphoto 发表于 2009-12-1 21:24


这文章本来就写得很有条理,而且挺全面的
我又给它加了点与时俱进的内容,值得初学者一读!
色迷心窍 发表于 2009-12-1 21:54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文章本来就写得很有条理,而且挺全面的
我又给它加了点与时俱进的内容,值得初学者一读!
ipotato218 发表于 2009-12-1 21:31


要多读几遍,复习再复习。
 楼主| ipotato218 发表于 2009-12-1 22:47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已更新内容..
bestphoto 发表于 2009-12-1 23:56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土版辛苦了,一天发了这许多滴贴子
 楼主| ipotato218 发表于 2009-12-3 12:31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土版辛苦了,一天发了这许多滴贴子
bestphoto 发表于 2009-12-1 23:56



    好东西要分享啊!
色迷心窍 发表于 2009-12-27 14:27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复习来了。
小妖 发表于 2010-4-6 11:52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跳过很多很多的文字

不好意思哦,大多没看懂
bestphoto 发表于 2010-4-6 12:17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多看几遍,也许就懂了一年多以前俺也不懂,现在俺已经懂了些喽
跳过很多很多的文字

不好意思哦,大多没看懂
小妖 发表于 2010-4-6 12:52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Archiver|Bestphoto Studio

GMT-5, 2024-5-5 09:48 , Processed in 0.06470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 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